口腔癌吞嚥及說話復健

2018-02-14T10:48:22+00:00 2017-09-01|

桃園良祺復健科診所 語言治療師 張雅萍

口腔癌治療方式目前主要以手術切除、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為主。一般而言,患者在口腔癌治療之前,就應該接受語言治療師的復健諮詢,了解可能出現的口腔功能改變,如:唾液分泌、說話能力以及吞嚥功能等,以及未來的復健方向。但主要影響的範圍及程度仍視治療方法而定,手術切除的部位若僅限於舌頭,且切除範圍較小,則患者的吞嚥困難是暫時的;手術切除範圍越大,則可預見患者吞嚥功能有更嚴重的影響;根據研究顯示,手術重建的方式以原位縫合(將餘留的組織縫合起來)比遠端皮瓣或植皮(從身體其他部位借用組織來收合手術後的傷口)更能提供理想的功能;放射線治療則會造成唾液分泌減少、口內感覺喪失、口腔黏膜發炎、吞嚥困難等,而放射治療後期形成肌肉纖維化,會使得舌頭或下巴的運動範圍受限。

一般而言,當患者術後當天或一週內即可找復健科醫師看(會)診,開立物理治療醫囑,請物理治療師利用冰敷、雷射及電療等來加速傷口癒合。待縫合處充分癒合,不因執行口腔運動而拉扯傷口,且不產生疼痛時,復健科醫師就會開立語言治療,請語言治療師安排進行說話或吞嚥治療。

以下針對患者可能產生的功能改變,簡介復健方式。

(一)舌頭運動範圍受限

  1. 盡可能的伸長舌頭至嘴巴外面,維持至少五秒。
  2. 盡可能的縮回舌頭,越裡面越好。
  3. 舌頭做上下左右四個方向的伸長運動,並維持每個方向至少3至5秒。

(二)下巴活動範圍受限

  1. 打開嘴巴到最大程度,維持至少3至5秒。
  2. 打開嘴巴,將下巴左右移動,重複動作。

(三)嘴唇活動受限

  1. 用最誇張的嘴型說「啊咿嗚」。
  2. 用最誇張的嘴型重複說「咿嗚咿嗚」。
  3. 嘴唇緊閉用力發出"啵"的聲音。

(四)吞嚥功能改變

吞嚥功能視組織切除的範圍或部位、手術縫合方式、舌頭動作變差、唾液分泌減少等原因而有不同的吞嚥復健手法,而語言治療師會根據患者的情形提供個別化的建議。常見的手法如:改變吞嚥時的姿勢、冰塊刺激前咽門弓以啟動或加快吞嚥速度、憋氣並同時用力吞以保護食物掉進呼吸道、改變食物的質地,如:軟食、黏稠液體、稀的液體,使患者容易吞下或避免嗆咳。

(五)口內感覺缺失

可選擇粗糙的食物(如:米粒)、冰涼、酸食材增加口腔內的感覺刺激。

(六)說話清晰程度變差

藉由執行上述的舌頭、下巴、嘴唇運動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及活動範圍,進而提升說話的清晰程度,除此之外,語言治療師並根據患者的個別性找出影響說話清晰程度的原因,提供復健計畫,例如:放大音量說話、用誇張的嘴型說話、念讀文章、或以歌唱方式訓練音調的高低起伏。

口腔癌治療後的復健計畫絕對需要患者本身的參與及實踐,最好能夠持續每天執行復健,改變飲食內容與方法,有時尚需使用口腔內、外輔具,並定期回診追蹤,方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回復原本的吞嚥或說話功能也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