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性麻痺與物理治療

2018-02-02T17:48:05+00:00 2017-09-01|

 

定義:
為一種非進行性的腦部病變,是大腦在發育未成熟前,因故造成控制動作的某些腦細胞受到傷害或發生病變,所引起的運動機能障礙,以肢體運動功能障礙為主的多重性障礙,有時傷害也會影響到控制動作以外的其他腦部區域,而合併成視覺、聽覺、語言溝通及智能與學習發展上的多重障礙。

原因:

  • 產前:孕懷時期母體感染、放射線過度照射、藥物中毒、子宮或胎盤功能不好、先天性異常,或母親疾病、代謝、
  • 內分泌異常、受傷等。
  • 產中:早產、缺氧、產傷、(產鉗或真空吸取)、多胞胎、胎兒窘迫、臍帶繞頸等。
  • 產後:受傷、發燒、感染、腦炎、身體疾病、腦膜炎、身體疾病、代謝或內分泌異常、黃疸等。

受損部位分類:
(一)單癱。(二)下肢麻痺(三)半身麻痺(四)三肢麻痺(五)雙邊麻痺(六)四肢麻痺

類型:

  • 痙攣型:多為早產、腦部出血,肌肉常處於高張力狀態易產生骨骼變形,上肢多呈現屈肌痙攣,下肢為伸肌痙攣(剪刀腳姿勢)會呈現動作緩慢僵硬,會有痙攣、牽張反射過強狀態。
  • 動作不良型:多為腦部缺氧、核黃疸造成,會產生不對稱、不自主的動作,張力浮動肢體無法維持在中間位置,語言與吞食能力易有障礙臉部會因不自主動作呈現怪異表情。
  • 協調不良型:受傷區域為小腦,呈現低肌肉張力、意向性震顫、眼球震顫、行走速度緩慢穩定性不良不易平衡。
  • 低張型:生命早期呈現軟癱,長大後會變成其他類型。
  • 混和型:通常為徐動伴隨痙攣,或協調不良伴隨痙攣。

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提供以治療性為主的運動改善過低或過高的肌肉張力,訓練肌力、耐力、平衡及協調能力及各種粗動作的誘發技巧,增加日常所有活動的獨立性;必要時並配合輔具以提高行動功能的獨立性。

以下為一些關節活動技巧、擺位及降低肌肉張力小知識提供給各為家長參考
牽拉運動建議每天3回每回10次每次停留約10~15秒後放鬆

(1)踝關節牽拉(Ankle flexion stretch)
一手握住小朋友腳底,一手固定膝蓋,腳踝做屈曲的動作。

(2)髖關節牽拉(Hip External rotation)
一手固定膝蓋做屈曲動作,一手固定腳踝,膝蓋朝外展開。

(3)屈膝肌牽拉(Hamstring stretch)
一手固定腳踝,一手固定膝蓋將腳向上抬高。

(4)手肘伸肌(Elbow extension stretch)
躺平,一手固定手肘,一手放於手掌處。可合併手腕手指伸展動作作

(5)旋前肌(Pronation)
一手固定肘關節,一手將手臂做出手心朝下的動作。

(6)旋後肌(Supination)
一手固定肘關節,一手將手臂做出手心朝上的動作。

(7)小狗趴
可左右、前後位移或伸手取物,訓練重心轉移及上肢軀幹還有頭部控制。

(8)高跪姿
可伸手取物練習重心轉移增加軀幹及骨盆的穩定。度。

(9)仰臥起坐
增加軀幹穩定及腹部肌肉肌力。

(10)背肌訓練
兩手放耳朵旁或後腦頭向上伸直,可訓練頸部及背肌的肌肉。

(11)坐姿下進行遊戲
可練習往前往後或左右取物練習重心轉移增加軀幹的穩定。

(12)蹲站取物
練習重心轉移及軀幹穩定度,也可練習下肢肌力。